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港報評論馬英九台灣大選獲勝

BBC中文網 更新時間 2012年1月1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31

馬英九慶祝連任成功。
香港報紙周日(1月15日)都以頭版報道了馬英九贏得台灣大選的消息。

大陸因素

蘋果日報指出,海峽和平發展與經貿是馬英九獲勝的關鍵。

文章說,在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的情況下,台灣仍能受益於大陸的經濟發展,經濟增長超過4%,失業率下降4.2%。

明報引用台灣學者說,馬英九在過去四年的執政中,在外交及兩岸關係上均有突破。因此,台灣選民願意給他更多的機會。

星島日報說,馬英九執政期間同北京的貿易政策助他贏得連任。報紙引述台灣評論人士說,「如果沒有大陸的紅利,馬英九可能會選的更辛苦」。

文章還報道了30多萬台商返鄉投票支持馬英九,以及由名人牽頭的台灣商界一邊倒挺馬所起的重要作用。

北京釋然

香港媒體也報道了北京政府對馬英九獲勝的欣喜,認為選舉結果消除了北京對民進黨上台後可能奉行的台獨政策所抱的擔憂。

許多報紙都引述了大陸國台辦發言人的講話說,這證明,過去四年的兩岸發展政策是正確的,得到了台灣民眾的支持。

星島日報引述大陸評論人士說,這次大選是對「九二共識」的一次檢驗。並說,台灣未變天,北京鬆口氣。

蘋果日報還引述了外媒對北京在台灣大選問題上的態度。英國衛報認為,馬英九連任使北京如釋重負;紐約時報說,馬英九獲勝讓北京感到欣喜。

網民反應

港媒還報道了中國大陸網民對台灣大選的熱切態度。內地四大網站百度、新浪、網易和騰訊都在周六的首頁頭條報道了台灣大選。

港媒說,沒有民主選舉的內地網民對民主選舉心嚮往之卻無權參與,網民將此自嘲為「意淫」與「太監聽房」。

有網民指出,北京官方總說,中國人不適合民主。但台灣民選過程越來越理性平和,使大陸民眾開始反思「如果台灣能,我們為什麼不能」的問題。

香港報紙也發出感慨說,既然台灣可以舉行和平理性的民主選舉,為什麼同是中國人聚集的地方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卻不可以?